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微生物团队在Nature旗下一区期刊连续发表桑黄三萜合成调控机制研究成果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5-04-22

桑黄是一类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小孔忍冬桑(Sanghuangporus lonicericola是近年来发现的桑黄孔菌新属Sanghuangporus的一个种,未被有效开发。三萜类化合物是桑黄真菌中关键的药效活性成分,其生物合成及合成调控机制是桑黄开发研究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我院微生物生理代谢与绿色发酵团队,围绕上述科学问题,率先探究获得了液体发酵体系下有效促进桑黄三萜生物合成的新策略。发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PBZ可显著促进小孔忍冬桑黄三萜的生物合成并采用转录组、代谢组、遗传学突变体和EMSA等分子生物学方法,阐明了转录因子SlMYB负调控PBZ诱导忍冬桑黄三萜合成的分子机制。成果以“Paclobutrazol induces triterpenoid biosynthesis via downregulation of the negativ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SlMYB in Sanghuangporus lonicericola为题,发表在Nature旗下一区Top期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校定国际重要影响期刊)。博士研究生张冬雪为论文第一作者,王晓玲副教授刘高强教授为通讯作者。

 

同时发现了外源添加不饱和脂肪酸UFA)也可显著诱导桑黄三萜的生物合成,进一步联合靶向萜类代谢组、挥发性代谢组、转录组和蛋白组的多组学分析,初步揭示了UFA诱导忍冬桑黄萜类合成的分子机制成果以“Multiomics reveals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 induced terpenoid biosynthesis in Sanghuangporus lonicericola为题,发表在Nature旗下一区Top期刊npj Science of Food博士研究生郭璐为论文第一作者,刘勇男副教授刘高强教授为通讯作者。 

 

主要结果简介:

论文1 Communications Biology: Paclobutrazol induces triterpenoid biosynthesis via downregulation of the negativ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SlMYB in Sanghuangporus lonicericola

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多效唑(PBZ)、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和6-苄氨基嘌呤(6-BA),发现100mg/LPBZ可诱导忍冬桑黄三萜的生物合成,三萜产量大幅提升151.39%。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发现,PBZ诱导显著改变了忍冬桑黄的代谢物丰度PBZ诱导后新产生了18种三萜类化合物,如2α-羟基熊果酸等,表明PBZ诱导后,既增加了忍冬桑黄三萜类化合物的合成量,也增加了三萜化合物的多样性。

转录组分析表明,PBZ诱导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萜类生物合成、乙酰辅酶A代谢等途径,参与三萜合成的多个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基因也显著上调,并筛选出一个潜在调控三萜合成的MYB型转录因子SlMYBg03182)。

通过构建RNA干扰和过表达菌株发现,SlMYB负调控三萜合成相关基因ACATMVDIDIFDPS的表达;EMSA分析显示显示,SlMYB能直接结合到MVDIDIFDPS的启动子区域,从而直接调控三萜生物合成(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