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王晓玲,女,微生物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微生物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南方森林生物资源利用与生态湖南省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湖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微生物学》负责人。
教育经历
(1)2012年9月—2020年6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科院,博士研究生
(2)2002年9月—2005年6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科院,硕士研究生
(3)1995年9月—1999年6月,中南林学院林学系,本科生
工作履历
(1)2005年7月–至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代表性论文
(1)Wang SX, Chen BS, Zhang ZJ, Zhu SR, Wang XL*, Liu GQ*. Isolation, structural elucidation and biosynthetic pathway of bioactive prenyl quinone compounds from Panus lecomtei based on untargeted metabolomics combined with molecular networking. Food Chemistry, 2025, 463:141275. (一区Top, IF 9.8)
(2)Wu Q, Luo F, Huang J, Huang P, Liu Y, Wang X*, Liu GQ*. Discovery and mechanism of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a novel tripeptide (SYP) from medicinal fungus Ganoderma lingzhi.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2025, 14: 9250032. (一区Top, IF 7.4)
(3)Zhang DX, Liu BY, Xue FF, Tang YL, Yan MJ, Wang SX, Guo L, Tong T, Wan LN, Liu YN, Wang XL*, Liu GQ*. Paclobutrazol induces triterpenoid biosynthesis via downregulation of the negativ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SlMYB in Sanghuangporus lonicericola. Communications Biology, 2025, 8: 551. (一区Top, IF 5.1)
(4)Wu Q, Li Y, Peng K, Wang XL*, Ding Z, Liu L, Xu Peng, Liu GQ*.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ree anti-hypertension peptides from the mycelia of Ganoderma lucidum (Agaricomycete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9, 67(29): 8149-8159. (封面论文)(一区Top, IF 6.2)
(5)Huang P, Luo FJ, Ma YC, Wang SX, Huang J, Qin DD, Xue FF, Liu BY, Wu Q, Wang XL*, Liu GQ*. Dual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the related mechanisms of a novel pentapeptide GLP4 from the fermented mycelia of Ganoderma lingzhi. Food & Function, 2022, 13, 9032. (二区Top, IF 5.4)
(6)Tong T, Chen X, Tang K, Ma W, Gao C, Song W, Wu J, Wang X, Liu GQ*, Liu L*. A new-to-nature photosynthesis system enhances utilization of one-carbon substrates in Escherichia coli.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5, 16: 145. (一区Top, IF 15.7)
(7)Tong T, Tong T, Chen X, Hu G, Wang XL, Liu GQ*, Liu L*. Engineering microbial metabolic energy homeostasis for improved bioproduction. Biotechnology Advances, 2021. 53: 107841. (一区Top, IF 12.5)
代表性项目
(1)2023-2025年,湖南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重点),双组分系统在蛹虫草子实体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项目负责人。
(2)2021-2023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双组份系统在茉莉酸甲酯诱导灵芝三萜合成中的调控机制,项目负责人。
(3)2024-2026年,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基础课《微生物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研究,项目负责人。
(4)2021-2023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应用创新型林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负责人。
(5)2023-2025年,湖南省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生物学学位课《微生物工程》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研究,项目负责人。
(6)2012-2015年,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重点),微生物酶法制取松毛虫中高价值壳聚糖的技术,项目负责人。
(7)2017-2019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药用地鳖精油对灵芝关键多糖IPS-I-I生物合成的诱导机制,项目负责人。
(8)2025-202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灵芝发育过程三萜化合物库的构建及转录因子MYB的调控机制研究,项目参与人(排名第3)。
主要奖励
(1)“灵芝等森林真菌关键成分的合成调控与复杂基质消解基础研究”,2017年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2)。
(2)“灵芝等真菌关键产物的合成调控与抗肿瘤的量子化学基础”,2013年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2)。
发明专利
(1)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灵芝菌发酵物中β-葡聚糖产量的方法(专利号:ZL201410562487.2),2017年,排名第1。
(2)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种乙醇-酶体系预处理结合水提法提取灵芝子实体中β-葡聚糖的方法(专利号:ZL201510458690.X),2018年,排名第3。
(3)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小孔忍冬桑黄胞内黄酮产量的方法(专利号:ZL 2022 1 0591858.4),2023年,排名第3。
(4)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源于灵芝的抗氧化活性肽及其应用(专利号:ZL202111431035.7),2023年,排名第3。
(5)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灵芝菌丝体降压肽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20 1 0047485.5),2021年,排名第4。
办公地点:求是楼1201
邮 箱:546824078@qq.com